美住在哀愁里:读《边城》有感 
读罢《边城》,心里像是被茶峒那湾酉水漫过,凉凉的,带着说不清的怅惘。故事里的人与事,淡淡的,像山间的雾,可那份哀愁却绕在心头,化不开。
最让我记挂的,是翠翠。她像山野的一株草,自然、干净,在渡船边陪着爷爷,日升月落,等着一个也许不归的人。她的喜悲从不张扬,都收在那个端午的夜里,收在梦中的虎耳草中。命运开一个玩笑,一次错过,幸福就擦肩而过。想想生活里,多少关头不也如此?一句没讲出口的话,一个没到来的人,就轻轻改写了后来。多想要和过去告别,当季节不停更迭,可有些人、有些事,却是刻在心底的印记,怎么也绕不过去。
老船夫也一样,他爱孙女,爱得深沉,却也因此变得小心翼翼,总在原地彳亍,显得笨拙。他的许多努力,反而成了孙女幸福的阻碍。这多像我们身边亲近之人,满怀好意,却因为方式不对,或是命运的捉弄,最终留下遗憾。这种无奈,比大起大落更贴近日子本来的样子。
沈从文先生笔下没有坏人,只有被命运之流推着走的普通人。天保的意外去世,傩送的离去,都不是源于恶意,而是偶然与性格使然。悲剧的美,就在于它的无可指摘,无声的矛盾让你怨不得具体哪一个人,只能对着那沉默的青山绿水,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。
那座白塔在风雨夜里倒塌了,又在故事结尾被重建。可那个在渡口等待的姑娘,她还能等来那个“也许明天回来”的人吗?合上书,没有答案。它只是让你明白,人生总有不完满,而美,有时就住在这份等待与哀愁之中。